攀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绿色建筑经典深圳建科院大楼 [复制链接]

1#

在绿色建筑大量普及的今天,大量的高成本、拼贴技术的绿色建筑不断涌现,深圳建科大楼作为中国南方夏热冬暖(特别是湿热)气候区的典型绿色建筑代表,从年竣工到现在已经过去12年了,深圳建科院(IBR)团队在共享设计理论指导下,通过建科大楼项目的实践,努力倡导"本土、低耗、精细化"的平民绿色理念,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之路。

项目名称

深圳市建科大楼

建设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建筑定位

本土、低耗、可推广的绿色办公大楼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用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建筑高度

57.9米

建筑层数

地上12层.19平方米、地下2层平方米

容积率

4

绿地率

38.5%

工程总投资

万元

项目基于气候和场地具体环境,通过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创造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音降噪和生态共享的先决条件。其次,基于建筑体型和布局,通过集成选用与气候相宜的本土化、低成本技术,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热遮阳和生态共享,提供适宜自然环境下的使用条件。最后,集成应用被动式和主动式技术,保障极端自然环境下的使用条件。

一、基于气候和场地条件的建筑体型与布局设计

基于深圳夏热冬暖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实测的场地地形、声光热环境和空气品质情况,以集成提供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隔声降噪和生态补偿条件为目标,进行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

(1)“凹”字体型设计与自然通风和采光

通过风环境和光环境仿真对比分析,建筑体型采用“凹”字型。凹口面向夏季主导风向,背向冬季主导风向,同时合理控制开间和进深,为自然通风和采光创造基本条件。同时,前后两个空间稍微错开,进一步增强夏季通风能力。

▲“凹”字体型与通风采光

(2)垂直布局设计与交通组织和环境品质

结合功能区使用性质极其对环境的互动需求进行垂直布局设计,以获得合理的交通组织和适宜的环境品质。中底层主要布置为交流互动空间以便于交通组织,中高层主要布置为办公空间,以获得良好的风、光、声、热环境和景观视野,充分利用和分享外部自然环境,增大人与自然接触面。

(3)平面布局设计与隔热、采光和空气品质

结合朝向和风向进行平面布局设计,以获得良好的采光、隔热效果及空气品质。大楼东侧及南侧日照好,同时处于上风向,布置为办公等主要使用空间;大楼西侧日晒影响室内热舒适性,因此尽量布置为电梯间、楼梯间、洗手间等辅助空间,其中洗手间及吸烟区布置于下风向的西北侧。西侧的辅助房间对主要使用空间构成天然的功能遮阳。

(4)架空绿化设计与城市自然通风和生态补偿

为使大楼与周围环境协调及与社区共享,首层、六层、屋顶均设计为架空绿化层,最大限度对场地进行生态补偿。首层开放式接待大厅和架空人工湿地花园,实现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对社区人文的关怀。架空设计不仅可营造花园式的良好环境,还可为城市自然通风提供廊道。

(5)开放式空间设计与空间高效利用

结合“凹”字型布局和架空绿化层设计,设置开放式交流平台,灵活用作会议、娱乐、休闲等功能,以最大限度利用建筑空间。

(6)基于建筑体型和布局的本土化、低成本被动技术应用集成

基于”凹“字体型和功能布局,集成选用与气候相宜的本土化、低成本技术,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遮阳隔热和生态补偿。

二、自然通风技术

突破传统开窗通风方式,建筑采用合理的开窗、开墙、格栅围护等开启方式,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适宜的开窗方式设计:根据室内外通风模拟分析,结合不同空间环境需求,选取合理的窗户形式、开窗面积和开启位置。

适宜的窗洞设计:对于实验和展示区等一般需要人工控制室内环境的功能区,采用较小窗墙比的深凹窗洞设计,有利于屏蔽外界日照和温差变化对室内的影响,降低空调能耗。对于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办公空间,采用较大窗墙比的带形连续窗户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遮阳反光板+内遮阳设计:办公空间采用遮阳反光板+内遮阳设计,在适度降低临窗过高照度的同时,将多余的日光通过反光板和浅色顶棚反射向纵深区域。

自然采光技术“凹”字体型使建筑进深控制在合适的尺度,提高室内可利用自然采光区域比例之外,大楼还利用立面窗户形式设计、反光遮阳板、光导管和天井等措施增强自然采光效果。

光导管及采光井设计:利用适宜的被动技术将自然采光延伸到地下室,设置光导管和玻璃采光井(顶)。

三、立体遮阳隔热技术

建筑布局构成“功能遮阳”、“自保温复合墙体”、“本体隔热”、“节能玻璃”、“自遮阳”遮阳反光板在自然采光之余具有遮阳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进一步进行立体遮阳隔热。

(1)屋顶绿化:屋面设置为免浇水屋顶花园,上方设有太阳能花架遮阳,光伏发电的同时具有遮阳隔热的作用。

(2)空层绿化:建筑首层、中部和屋顶所设计的架空层均采用绿化措施,在最大程度实现生态补偿的同时,尽量改善周边热环境。

▲屋顶绿化

▲空层绿化

(3)垂直绿化:大楼每层均种植攀岩植物,包括:中部楼梯间采用垂直遮阳格栅,北侧楼梯间和平台组合种植垂吊的绿化。在改善大楼景观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遮阳隔热的作用。

(4)光电幕墙遮阳:针对夏季太阳西晒强烈的特点,在大楼的西立面和部分南立面设置了光电幕墙,既可发电又可作为遮阳设施减少西晒辐射得热,提高西面房间热舒适度;幕墙背面聚集的多余热量利用通道的热压被抽向高空排放。

光电板遮阳:大楼南侧设置光电板遮阳构件,在发电的同时,起到遮阳作用。

▲垂直绿化

▲光电幕墙

四、噪声控制

通过结构措施防噪,在一至五层设置展厅、检测室和实验室等非办公房间减少开窗面积,减少室外噪声对人员的影响;采用双层窗,在受室外噪声的、影响较大的房间采用LOW-E中空玻璃,隔热与防噪。要求其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局部地方采取室内吸声降噪措施。

五、主动技术与被动技术的集成应用

1)面向时间空间使用特性、作为自然通风补充的空调技术

利用自然通风等被动技术,在尽量将空调负荷减到最低、空调时间减到最短后,设置空调系统以满足天气酷热时的热舒适需求。

空调系统设计:摒弃惯用的集中式中央空调,根据房间使用功能和使用时间需求差异,划分空调分区并选用适宜的空调形式,实现按需开启、灵活调节。为空调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空调系统运行控制:与自然通风密切结合,对室内外温湿度进行监测,优先采用自然通风降温,仅当自然通风无法独立承担室内热湿负荷时,才启动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

湿地+水景水作空调冷却水

(2)面向时间空间使用特性、作为自然采光补充的照明技术

照明系统设计:根据各房间或空间室内布局设计、自然采光设计和使用特性,进行节能灯具类型、灯具排列方式和控制方式的选择和设计。

照明系统控制:与自然采光密切结合,仅当自然采光无法满足光照条件要求时,按需开启人工照明系统。

(3)与建筑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避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简单拼凑,大楼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创新的高层太阳能热水解决方案。大楼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了集中-分散式系统用于满足员工洗浴间热水需求,以鼓励员工绿色出行。

规模化太阳能光电集成利用。多点应用,大楼在屋面、西立面、南立面均结合功能需求设置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多类型应用,多种光伏系统分回路并用,以便于对比研究:单晶硅、多晶硅、HIT光伏、透光型非晶硅光伏组件组成。

光伏发电与隔热遮阳集成应用。南面光伏板与遮阳反光板集成,屋顶光伏组件与花架集成,西面光伏幕墙与通风通道集成,发电同时起到遮阳隔热作用。

(4)与绿化景观结合的水资源利用技术

设置中水、雨水、人工湿地与环艺集成系统。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的上清液经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的达标中水供应卫生间冲厕,楼层绿化浇洒用水;将屋顶及场地雨水经滤水层过滤后的雨收集水,经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达标水供应一层室外绿化浇洒;旱季雨水不足时,由中水系统提供道路冲洗及景观水池补水用水,以减少市政用水量。

中水、雨水、人工湿地

环艺集成系统

上:室外及空中花园水景雨水调储池

下:人工湿地(左:处理中水,右:处理雨水)

经测算分析,整座大楼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万元,其中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万元,节约水费5.4万元,节约标煤吨,每年减少吨CO2排放量,在当今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设计是可感知与传播的慈悲,它的背后是爱。

——叶青(建筑师)

-END-

看完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欢迎点赞、转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由東志编辑整理”

图片素材通过网络公开渠道获取,由東志编辑整理,仅作交流、分享之用,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平台内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